7月5日,在上海市卫健委、市中医药管理局领导,杨浦区卫健系统领导,杨浦区中医院领导班子及骨干成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黄煌教授及多地黄煌经方工作室成员单位代表共同见证下,黄煌经方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工作室揭牌仪式圆满举行。本次活动不仅标志着一位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在杨浦落地生根,更象征着中医药传承创新模式的一次重要升级。
西部首发:AI让名医经验普惠基层
当上海正在描绘黄煌经方传承蓝图时,千里之外的四川省大竹县中医院,一场由科技赋能的中医传承实践早已悄然开花结果。今年4月,该院作为西南地区首个部署“黄煌经方AI辅助诊疗系统”的医疗机构,已在16个门诊诊室实现全覆盖。这套系统,正是黄煌教授学术经验实现“数字化永生”并普惠基层的关键载体。
这一创新举措将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为传承发展中医药、提升医院诊疗能力提供了显著支持。大竹县中医院李副院长表示:“即使我有成熟思路,仍用系统交叉验证,实现更精准治疗。”随着该系统的推广,带来的改变将切实可见:诊疗时间缩短至8分钟内,无效处方率下降70%。它如同黄煌教授的“数字分身”,将五十年经方心法——涵盖9000症状、40000疾病关联、1800中药逻辑,转化为10000+条可计算规则。面对“壮汉焦虑消化不良”,系统秒推“大柴胡汤”及禁忌。百姓感慨:“社区医院也能享名医服务!”
脉景方法论:锻造传承“数字引擎”
连接沪蜀实践的,是脉景公司与黄煌团队八年打磨的数字化传承方法论。其核心在于构建全球首个中医“三位一体”知识图谱及独创垂直大模型。
黄煌教授研发团队核心成员黄楚博博士介绍:“区别于传统模糊匹配,我们解构《伤寒论》及‘方证对应’思维,融合DeepSeek等算法,将经验转化为10000+条可计算规则。”这使得系统高质量处方推荐率高达95%。
脉景在实践中淬炼的方法论,为破解名老中医经验传承难题提供了系统方案。
深度知识结构化:通过“专家复核+机器学习”攻克医案方言、剂量模糊难题;
辨证逻辑规则化:将名医思维拆解为覆盖症状、体质、禁忌等多维度的可执行临床规则;
系统动态进化:基于持续汇入的真实基层医案更新,赋予系统持续进化的生命力;
临床无缝融合:统深度嵌入门诊工作流,成为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实时在线的“AI导师”,极大提升学习效率和临床信心。
从“一套系统”到“千院千面”,定制化传承的未来图景
黄煌经方AI在四川大竹的成功落地和上海杨浦工作室的揭牌,共同验证了脉景这套数字化传承方法论的可复制性与强大生命力。其核心价值在于强大的可迁移性和定制化能力——它不仅服务于黄煌经方体系,更能为各地智慧中医院量身打造属于其本土医学流派的专属传承系统。
传承有道,普惠无疆
黄煌教授妙喻:“AI如孙悟空毫毛,化身千万助手。”这名医“毫毛”正通过数字引擎,从四川诊室到上海基地,未来更将惠及全球。
当上海打造“黄煌经方传承标杆”,当四川基层医生因AI如虎添翼,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经方推广,更是中医数字化传承范式的成熟。脉景以科技为舟,化“一人精髓”为“众生福祉”,名医经验不再束之高阁,而是借科技之力,融入每一个社区诊室,守护每一户寻常人家——这正是“经方惠民”初心在波澜壮阔的数字时代,最铿锵有力的回响。
股票软件榜前十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