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惊艳了!哇塞!没想到昨天刚看了《浪浪山小妖怪》,今天就在永安寺实景了一把,我们太幸运了!”8月5日,来自北京的刘先生一家走进大同市浑源古城的永安寺一脸惊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浪浪山小妖怪》,这部于8月2日正式登陆全国院线的暑期档“黑马”,甫一上线即惊艳各界,猫眼预测其最终票房有望问鼎暑期档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展开剩余70%在《浪浪山小妖怪》的奇幻世界里,山西古建成了推动剧情的“古建密码库”,跟着《浪浪山小妖怪》游山西的汹涌浪潮也正震撼袭来。剧中,晋祠水镜台、大同善化寺普贤阁、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均有亮相,而最惊艳的莫过浑源永安寺:元代传法正宗殿化作连通人妖两界的“秘境地图”,动画团队以精细复刻让壁画细节成为解谜线索,也让恒山脚下这座县城古刹一跃成为观众热议的文化地标。
电影上映后热度持续攀升,而现实中的永安寺,连日来日均客流量较之前增长近3倍。景区推出的“明王演法”沉浸式表演,每天下午在传法正宗殿内上演,场场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游客围站观赏热情不减,成了必打卡的体验项目。
作为《中国奇谭》首部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以《西游记》为灵感基底,演绎了一个不一样的西游故事,讲述了4个草根小妖组成“草根取经团”的奇幻冒险故事。小猪妖因得罪浪浪山妖王被迫出逃,与蛤蟆精、黄鼠狼精、猩猩怪结伴,异想天开地假扮唐僧师徒踏上西行之路。途中,他们误入善化寺普贤阁的妖怪密道、破解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彩塑机关、激活永安寺水陆壁画的秘境地图,在山西古建的文化密码中逐渐觉醒。
这部现象级动画背后,是超600人制作团队耗时两年的精雕细琢。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联合上影元公司组建的创作团队,完成了1800多组镜头、2000多张场景图和近200套造型设计。为还原山西古建神韵,团队深入古建实地采风,采集山西古建的斗拱结构、壁画肌理数据,实现了“让古建在动画里呼吸”的创作理念。
影片在短片的同一世界观设定下,开辟了一段全新的平行时空故事。片中,小猪妖、蛤蟆精、黄鼠狼精、猩猩怪4个草根小妖意外组团踏上了西行取经之路。身份的错位设定,为影片带来了层出不穷的笑料与惊喜,观众席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而在幽默诙谐的情节背后,电影也逐渐显露当年短片出圈令公众共情的悲情内核,对“打工人”“无名之辈”艰辛的深刻刻画,引得不少观众眼泛泪光。
《中国国家旅游》已于8月3日23时25分,第一时间发布了《跟着浪浪山小妖怪》一起游历山西,《央视新闻》《山西卫视》也第一时间发布了该片报道。《山西文旅》则于两天前震撼剧透《跟着浪浪山小妖怪》导演於水是山西太原人,召唤游客一起解锁电影中的山西古建。
永安寺位于浑源古城内,亦称永安禅寺,“黑神话悟空”中山西27处取景地之一,浑源县七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始建于金代,占地面积6448平方米,主建筑传法正宗殿为单檐庑殿顶,殿身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平面呈长方形,坐落在高大的台基上,殿内的重彩水陆法会壁画是其精华所在。壁画面积180余平方米,共绘有各种人物形象882身、135组,所绘人物涵盖了佛、菩萨、仙官星君、帝岳诸神以及儒家礼教中忠孝节义的典型人物,以传教的形式向世界展示天、道、人的关系,可谓“中国古代宗教人物的图像大全”,集中国宗教神祇之大成,是极为珍贵的古代绘画杰作。壁画分上、中、下三层,包含“明王演法”“化生天道”等八部分。在宗教题材中融入大量的世俗元素,也是永安寺壁画的一大特色,如人物的服饰、神态、动作等都具有浓郁的人间气息,使宗教形象更加贴近生活,充满了世俗化的倾向,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宗教的理解和诠释。
来源:山西晚报
发布于:山西省股票软件榜前十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